当前位置:

首页 健康科普 科学认识

科学认识

“春困”背后的疾病风险

发布时间:2017-03-21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12380

3月21日为“世界睡眠日”,今年睡眠日主题为“健康睡眠,远离慢病”。旨在提醒全社会关注睡眠健康,远离慢病。从烦躁不安,睡不好到无精打采、昏沉欲睡,睡眠质量成了一些人的春天烦恼。

厦门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韦旋说,每年这个时候,失眠症和“春困”患者特别多,睡不着和睡不醒成为门诊热点。

韦璇博士说,这个季节表现的入睡困难、睡眠不实、睡眠多梦和早醒是比较常见的。排除其他生理疾病内因,影响睡眠的外因主要来自:一是春天光线变化。春天昼长夜短,人体大脑生物钟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样的节律变化,还跟不上光线的变化。二是“倒春寒”以及厦门潮湿的南风天,诱发情绪变化,心火旺盛、肝火气大,伴有辗转反侧、精神烦躁,头晕感冒等症状。

如何才能睡个安稳觉?韦璇博士支招,一是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,室内多通风,调整心情。二是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保证成年人一天睡眠7-8小时。她特别强调,“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后容易导致失眠,如果一周内失眠超过3天,而且连续一个月以上,就要非常重视了。因为这个季节同时也是抑郁症复发和首发高峰,而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前奏”。

“春困”其实很正常,一般适量锻炼可缓解,但“春困”过于严重要小心,可能隐藏危险的疾病。有些“春困”可能掩藏着危险的疾病。1.脑中风,大约有70%80%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,在发病前一周左右,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现象。2.嗜睡症,特别是发作性睡病患者往往是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,虽自己力求保持清醒,但还是会在1-2分钟内就进入梦乡。3.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旧病复发,全身乏力、精神萎靡、贪睡且难以睡醒为首发并发症状。

韦璇博士建议,老人每天睡眠7小时左右,再延长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;坚持适量锻炼,有效加速体内循环,提高大脑的供氧量,缓解“春困”。

(睡眠医学中心 郑书传)